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11844-2015 二氧化铀粉末和芯块中氟、氯的测定 高温水解-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Determination of fluorine and chlorine in uranium dioxide powder and pellets—Pyrohydrolysis ion-selective electrode method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1844-2015
  • 名称:
    二氧化铀粉末和芯块中氟、氯的测定 高温水解-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 英文名称:
    Determination of fluorine and chlorine in uranium dioxide powder and pellets—Pyrohydrolysis ion-selective electrode method
  • 状态:
    现行
  • 类型:
    国家标准
  • 性质:
    推荐性
  • 发布日期:
    2015-07-03
  • 实施日期:
    2016-02-01
  • 废止日期:
    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描述信息
  • 前言: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GB11844—1989《二氧化铀粉末和芯块中氟的测定 高温水解-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和GB/T13369—1992《二氧化铀粉末和芯块中氯的测定 高温水解-离子选择性电极法》,与 GB11844—1989和 GB/T13369—199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取样量和测定范围;
    ———修改了标准曲线绘制内容;
    ———修改了高温水解过程参数;
    ———修改了 GB11844—1989和 GB/T13369—1992精密度。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22875:2008《核能 二氧化铀粉末和烧结芯块中氟氯的测定》。
    本标准与ISO22875:2008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附录 A 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O22875:2008的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与ISO22875:2008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的垂直单线(︱)进行了标示,附录 B中给出了相应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本标准与ISO22875:2008相比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改变标准名称;
    ———增加资料性附录 C。
    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核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丽娟、徐建平、张时红、夏虹。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1844—1989;
    ———GB/T13369—1992。
  •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二氧化铀粉末和芯块中氟、氯的方法提要、试剂、仪器和设备、试样、分析步骤、结果计算及方法精密度。
    本标准适用于二氧化铀粉末和芯块中氟、氯的测定,当称样范围为0.5 g~5.0 g时,氟测定范围为1 μg/g~400 μg/g,氯测定范围2 μg/g~200 μg/g。存在于吸收溶液中杂质离子Al3+不大于16 μg、Ca2+不大于10 μg、Fe3+不大于10 μg、Mg2+不大于22 μg时,对氟的测定没有影响。
  • 引用标准:
    暂无
相关标准
  • 代替标准:
    GB/T 13369-1992 GB/T 11844-1989
  • 采用标准:
    ISO 22875:2008 二氧化铀粉末和芯块中氟、氯的测定 高温水解-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修改采用 MOD)
相关部门
  • 起草单位:
    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 归口单位:
    全国核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8)
  • 主管部门:
    全国核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8)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