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17969.1-2015 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OSI登记机构的操作规程 第1部分:一般规程和国际对象标识符树的顶级弧
Information technology—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Procedures for the operation of OSI registration authorities—Part 1: General procedures and top arcs of the International Object Identifier tree基本信息
- 标准号:GB/T 17969.1-2015
- 名称: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OSI登记机构的操作规程 第1部分:一般规程和国际对象标识符树的顶级弧
- 英文名称:Information technology—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Procedures for the operation of OSI registration authorities—Part 1: General procedures and top arcs of the International Object Identifier tree
- 状态:现行
- 类型:国家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15-12-10
- 实施日期:2016-08-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暂无
描述信息
- 前言:GB/T17969《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OSI登记机构的操作规程》拟分成如下9部分,各部分将按照应用的领域分成通用对象标识符登记和特定对象标识符登记。
———第1部分:一般规程和国际对象标识符树的顶级弧;
———第2部分:OSI文档类型的登记规程;
———第3部分:ISO 和ITU-T 联合管理的顶级弧下的客体标识符弧的登记;
———第4部分:VTE轮廓登记表;
———第5部分:VT 控制对象定义的登记表;
———第6部分:应用进程和应用实体;
———第7部分:ISO 与ITU-T 联合的国际组织登记;
———第8部分:通用唯一标识符(UUID)的生成和登记及其作为 ASN.1客体标识符部件;
———第9部分:使用基于标签识别的应用和服务的对象标识符弧的登记。
本部分为 GB/T17969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 GB/T17969.1—2000《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OSI登记机构的操作规程 第1部分:一般规程》。与 GB/T17969.1—2000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变更为:《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OSI登记机构的操作规程 第1部分:一般规程和国际对象标识符树的顶级弧》;
———第3章中,“客体”更改为“对象”[见3.3.1b),2000年版的3.5a)],增加“OID 国际化资源标识符”[见3.3.1e)]、“Unicode标号”(见3.5)、“长弧”(见3.6.7)和“顶级弧”(见3.6.25)等;
———修改了登记分层名,增加了 OID的特定 RH 名称树(见第6章,2000年版的第6章);
———删除了国际登记机构的规定(见2000年版的第7章);
———删除了特定类型对象登记规程的进展(见2000年版的第9章);
———增加了向ITU-T、ISO、ISO 和ITU-T 联合管理的分配主整数值、Unicode标号与辅标识符的内容(见 A.2、A.3、A.4、A.5);
———增加了对根分配附加 Unicode标号和辅标识符的内容(见 A.6);
———增加了向从根到较低级别弧分配附加 Unicode标号的内容(见 A.7);
———增加了ITU-T 和ISO 联合批准的登记项的公布(见 A.8);
———删除对象标识符与目录名共同的衍生(见2000年版的附录 C);
———修改了别名名称用法图(见图 C.1,2000年版的图 D.1);
———删除对标准的引用说明(见2000年版的附录 E)。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ISO/IEC9834-1:2008《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OSI登记机构的操作规程 国际对象标识符树的一般规程和顶级弧》编制,与ISO/IEC9834-1:2008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董挺、徐冬梅。 - 适用范围:GB/T 17969的本部分规定了登记的概念,同时规定了登记分层名称树、特定类型对象的登记规程内容、国际对象标识符树的顶级弧、目录名称的导出和基于对象标识符的目录名。本部分适用于对象标识符的登记、开发和维护。
- 引用标准:暂无
相关标准
- 代替标准:GB/T 17969.1-2000
- 引用标准:GB/T 9387.3 GB 13000 GB/T 16264.1 GB/T 16264.2 ISO 3166-1 ISO/IEC 6523-1 ISO/IEC 6523-2 ISO/IEC 8824-1 ISO/IEC 8824-2 ISO/IEC 9834-3 ITU-T Rec.X.121 IETF RFC 3987 W3C XML命名空间:2006
- 采用标准:ISO/IEC 9834-1:2008 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OSI登记机构的操作规程 国际对象标识符树的一般规程和顶级弧 (非等效采用 NEQ)
相关部门
- 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 归口单位: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
- 主管部门: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YD/T 1940-2009 开放业务接入PARLAY网关设备测试方法
- GB/T 36553-2018 智慧安居应用系统基本功能要求
- T/ITS 0013.2-2014 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 专用短程通信 第2部分:媒体访问控制层和物理层规范
- GB/T 16975.2-1997 信息技术 远程操作 第2部分:OSI实现 远程操作服务元素(ROSE)服务定义
- GB/T 17534-1998 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物理服务定义
- GB/T 19771-2005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 PKI 组件最小互操作规范
- GB/T 36478.3-2019 物联网 信息交换和共享 第3部分:元数据
- YD/T 807-1996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电子号码簿:属性类型选集
- GB/T 17962-2000 信息技术 信息资源词典系统(IRDS)服务接口
- YD/T 2269-2011 基于关键词的互联网寻址注册管理技术要求
- YD/T 1085-2000 B-ISDNATM适配层AAL类型2信令技术规范(能力集-1)
- DB44/T 1292-2014 广东省白色家电智能控制网络 通信协议
- SJ/T 11661-2016 机场围界传感器网络防入侵系统技术要求
- GB/T 18138.2-2000 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表示层一致性测试套 第2部分:ASN.1基本编码测试套结构和测试目的
- GB/T 20851.1-2019 电子收费 专用短程通信 第1部分:物理层
- GB/T 35319-2017 物联网 系统接口要求
- GB/T 20851.3-2019 电子收费 专用短程通信 第3部分:应用层
- T/ITS 0013.4-2014 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 专用短程通信 第4部分:设备应用
- GB/T 16967-1997 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作业传送和操纵基本类及完全协议规范
- GB/Z 40436-2021 电子商务 建模方法用户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