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Z/T 300.61-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61部分:丁烯、1,3-丁二烯和二聚环戊二烯
Determination of toxic substances in workplace air—Part 61: Butylene, 1,3-butadiene and dicyclopentadiene基本信息
- 标准号:GBZ/T 300.61-2017
- 名称: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61部分:丁烯、1,3-丁二烯和二聚环戊二烯
- 英文名称:Determination of toxic substances in workplace air—Part 61: Butylene, 1,3-butadiene and dicyclopentadiene
- 状态:现行
- 类型:暂无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17-11-09
- 实施日期:2018-05-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暂无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暂无
描述信息
- 前言:本部分为GBZ/T 300的第6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Z/T 160.39—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烯烃类化合物》。
本部分与GBZ/T 160.39—2007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名称;
——增加了待测物的基本信息;
——改进了空气采样和标准系列浓度的表达;
——补充了样品空白要求和方法性能指标。
本部分中的主要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丁烯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主要起草单位:北京燕山石化总公司合成橡胶厂。
主要起草人:张文娟。
——1,3-丁二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主要起草人:徐伯洪、姚明。
——二聚环戊二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主要起草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要起草人:赖少阳、戴桂勋、王臻。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6040—1995;
——GBZ/T 160.39—2004;
——GBZ/T 160.39—2007。 - 适用范围:GBZ/T 300的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丁烯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1,3-丁二烯和二聚环戊二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丁烯、1,3-丁二烯和二聚环戊二烯浓度的检测。 -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 210.4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 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的测定方法
相关标准
暂无
相关部门
- 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相关人员
- 起草人:赖少阳 戴桂勋 王臻等
关联标准
- DB11/T 1322.2-2017 北京市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2部分:安全生产通用要求
- DB37/T 4259—2020 山东省灌区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 GB 11666-1989 小型氮肥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 GBZ 95-2002 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
- GB 16239-1996 车间空气中桑蚕丝尘卫生标准
- AQ 5208-2011 涂装职业健康安全通用要求
- DB11/T 1322.1-2017 北京市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
- AQ 1050-2008 保护层开采技术规范
- SY/T 6186-2007 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规程
- DB22/T 3214-2020 吉林省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规范
- GB 12475-2006 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
- GBZ 80-2002 职业性急性一甲胺中毒诊断标准
- WH/T 78.1-2017 演出安全 第1部分:演出安全技术通则
- DB11/T 1194-2015 北京市高处悬吊作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 GBZ 207-2008 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验规范
- GB/T 16079-1995 车间空气中二氯甲烷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 WS/T 587-2018 学校卫生标准编写和研制总则
- WS/T 265-2006 职业接触汞的生物限值
- GB 16231-1996 车间空气中四氢呋喃卫生标准
- SY/T 6361-1998 采油采气注水矿场健康 、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