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37156-2018 纳米技术 材料规范 纳米物体特性指南
Nanotechnologies—Materials specifications—Guidance on specifying nano-objects基本信息
- 标准号:GB/T 37156-2018
- 名称:纳米技术 材料规范 纳米物体特性指南
- 英文名称:Nanotechnologies—Materials specifications—Guidance on specifying nano-objects
- 状态:现行
- 类型:国家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18-12-28
- 实施日期:2018-12-28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暂无
描述信息
- 前言:暂无
- 适用范围:本标准为制定人造纳米物体特性和测量方法的规范提供指南,以确保产品特性的一致性。
本标准包括规范人造纳米物体物理化学特性的指南,这些特性可能影响性能或后续加工过程。附录B中给出了适用的测量方法列表。 - 引用标准:暂无
相关标准
- 引用标准:ISO/TS 27687 ISO/TS 80004-1
- 采用标准:ISO/TS 12805:2011 纳米技术 材料规范 纳米物体特性指南 (等同采用 IDT)
相关部门
- 提出部门:中国科学院
- 起草单位: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浙江丰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归口单位: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79)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JB/T 9216-1999 控制渗透探伤材料质量的方法
- GB/T 28875-2012 空间科学实验 生物样品要求
- SN/T 2427-2010 进出口化学品熔融温度及熔融温度范围的测定 差示扫描量热法
- DB44/T 1820-2016 广东省固体物中总汞含量的测定 电热—塞曼效应原子吸收光谱法
- GB/T 34265-2017 Sanger法测序技术指南
- DB44/T 1712-2015 广东省皮边油及制品的性能测试方法
- HG/T 2514-2006 有机硫加氢催化剂活性试验方法
- HS/T 62—2019 《印刷电路板(PCB)废碎料中铜含量测定方法——波长色散型X 射线荧光光谱法》
- GB/T 24369.1-2009E 金纳米棒表征 第1部分: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方法(英文版)
- GB/T 14235.1-2018 熔模铸造低温模料 第1部分: 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 DB23/T 1686-2016 黑龙江省植物中金属硫蛋白的测定方法
- GB/T 34776-2017 T4 DNA连接酶 酶活及杂质检测方法
- DB21/T 2559-2016 辽宁省食用菌培养基中总砷、总汞残留检测方法
- DB53/T 550-2014 云南省磷酸氢钙中铅、砷、镉、铁、锰含量的测定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 GB/T 24369.1-2009 金纳米棒表征 第1部分: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方法
- GB/T 35918-2018 动物制品中动物源性检测基因条码技术 Sanger测序法
- SN/T 1877.7-2010 旧轮胎中多环芳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 GB/T 19501-2004 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方法通则
- GB/T 27425-2020 科研实验室良好规范
- SN/T 2454-2010 防霉剂中富马酸二甲酯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