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LY/T 3086.1-2019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技术 第1部分 就地保护及生境修复技术规程
Wild plants with extremely small populations—Part 1: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in situ conservation and habitat rehabilitation基本信息
- 标准号:LY/T 3086.1-2019
- 名称: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技术 第1部分 就地保护及生境修复技术规程
- 英文名称:Wild plants with extremely small populations—Part 1: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in situ conservation and habitat rehabilitation
- 状态:现行
- 类型:行业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19-10-23
- 实施日期:2020-04-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 】
描述信息
-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
本标准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臧润国、黄继红、路兴慧、丁易、许玥、刘艳红、杜芳。 - 适用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就地保护和退化生境的修复技术及其管理。本部分适用于我国各类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其他珍稀濒危植物的就地保护及生境修复可以参照。
-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776--201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5163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GB/T 15781 森林抚育规程
LY/T 2651--2016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规程
LY/T 2244.1--2014 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技术导则 第1部分:野生植物保护
LY/T 1819--2009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小区技术规程
LY/T 1952--2011 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
相关标准
- 引用标准:GB/T 15163 GB/T 15776-2016 GB/T 15781 LY/T 1819-2009 LY/T 1952-2011 LY/T 2244.1-2014 LY/T 2651-2016
相关部门
暂无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LY 1133-1993 林用架空索道 安全规程
- DB34/T 300-2002 安徽省产蛋鸭的饲养与管理
- LY/T 1771-2008 刺五加培育技术规程
- LY/T 2331-2014 伯乐树培育技术规程
- LY/T 2419-2015 苗木质量核查规则
- NY 1500.33.1-2008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久效磷水果
- LY/T 1530-2020 刨花板生产综合能耗
- NY/T 2062.5-2018 天敌昆虫防治靶标生物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第5部分:烟蚜茧蜂防治保护地桃蚜
- LY/T 1747-2018 杨梅质量等级
- DB41/T 660-2010 河南省切花非洲菊栽培技术规程
- LY/T 1843-2009 竹席
- LY/T 1586-2000 热压机产品质量分等
- LY/T 2864-2017 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炭罐用颗粒活性炭
- DB44/T 548-2008 广东省红掌盆花生产技术规程
- LY/T 3017-2018 园林机械 坐骑式果岭打药机
- DB34/T 402-2004 安徽省常用饲料产品营养成分含量变幅推荐值
- DB34/T 2344-2015 安徽省桑枝黑木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 DB52/T 1441-2019 贵州省红托竹荪菌棒生产技术规程
- DB1301/T380-2021 石家庄市悬铃木方翅网蝽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 LY/T 2963-2018 羽叶丁香栽培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