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17507-2008 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生物薄标样的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 specification of thin biological standards for X-ray EDS microanalysis i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7507-2008
  • 名称:
    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生物薄标样的通用技术条件
  • 英文名称:
    General specification of thin biological standards for X-ray EDS microanalysis i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 状态:
    现行
  • 类型:
    国家标准
  • 性质:
    推荐性
  • 发布日期:
    2008-06-16
  • 实施日期:
    2009-03-01
  • 废止日期:
    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描述信息
  •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17507-1998《电子显微镜X 射线能谱分析生物薄标样通用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GB/T17507-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标准名称改为透射电子显微镜X 射线能谱分析生物薄标样通用技术条件;
    ---生物薄标样的厚度范围定在50nm~300nm(1998年版的3.8;本版的3.8);
    ---对生物薄标样的常见元素测试时,推荐的加速电压值定为35kV~80kV(1998年版的4.2.3.1;
    本版的4.2.3.1);
    ---删除对钾、钠等不稳定元素进行分析时的规定(1998年版的4.3.2.2);
    ---删除对标样运输的规定(1998年版的5.2);
    ---生物薄标样使用期限由2年改为5年(1998年版的5.3.2;本版的5.2.2);
    ---本标准的附录A 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勇骥、俞彰、张德添。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7507-1998。
  •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生物薄标样的技术要求、检测条件和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生物薄标样的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
  • 引用标准:
    引  言
      X 射线微区成分分析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内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此相适应的X 射线微区成分分析标准化工作也显示出其重要性。对于生物医学领域,X 射线微区成分分析主要用于薄生物样品中的元素分析。生物组织中的元素浓度较低,主要以可溶性元素(如钾、钠、钙、镁、磷、硫、氯等)的方式存在于生物组织中。生物组织与金属、矿石材料差别很大,其分析方法有很大不同,不能以现有的金属、矿石分析标准来规范。而应以标准化为准绳,使生物薄标样检测技术标准化,进而对其生物医学研究的结果作统一、完善、精确的评估与论述,是目前国内外生物医学X 射线微区成分分析领域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制定了本项国家标准。
相关标准
  • 代替标准:
    GB/T 17507-1998
相关部门
  • 起草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提出部门:
    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归口单位:
    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主管部门:
    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相关人员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