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467-2010 阴极铜

Copper cathode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467-2010
  • 名称:
    阴极铜
  • 英文名称:
    Copper cathode
  • 状态:
    现行
  • 类型:
    国家标准
  • 性质:
    推荐性
  • 发布日期:
    2011-01-10
  • 实施日期:
    2011-10-01
  • 废止日期:
    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描述信息
  •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中,A 级铜(Cu-CATH-1)等同采用了EN1978:1998《铜及铜合金 阴极铜》中牌号(Cu-CATH-1)杂质限量。1号标准铜(Cu-CATH-2)修改采用ASTMB115—00(R2004)《电解阴极铜》中牌号Grade2A 杂质限量;2号标准铜(Cu-CATH-3)修改采用EN1978:1998《铜及铜合金 阴极铜》中的牌号Cu-CATH-2。
    本标准与EN1978:1998和ASTMB115—00(R2004)相比,有如下不同:
    ———1号标准铜(Cu-CATH-2)中铋的限量为≤0.0005%,高于ASTM B115—00(R2004)中牌号Grade2A 的铋≤0.0003%;铅的限量为≤0.002%,低于Grade2A 的铅≤0.0040%;未考虑硒、碲、银。增加了磷的限量,其他限量指标相同;
    ———2号标准铜(Cu-CATH-3)中铋、铅等同采用EN1978:1998中牌号Cu-CATH-2的限量;银等同采用牌号Cu-CATH-1限量。
    本标准代替GB/T467—1997《阴极铜》。与原标准相比,主要有如下变化:
    ———增加一个牌号2号标准铜(Cu-CATH-3);
    ———增加物理性能指标,质量电阻率的规定;
    ———表面质量进行了统一规定;
    ———阴极铜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增加了YS/T464《阴极铜直读光谱分析方法》;
    ———增加了阴极铜生产取、制样方法。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金川集团有限公司、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北方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 标准主要起草人:吴一微、李保娣、龙子平、赵永善、黄明金、黄宏伟、程彤、涂立新、吴文明、吴志清、陆卫明、瘳占丕、周松林、张光华、颜虹、张永红、李加胜。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467—1997;
    ———GB/T13585—1992;
    ———GB/T467—1982。
  •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阴极铜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以及合同(或订货单)内容等。
    本标准适用于电解精炼法或电解沉积法生产的阴极铜。通常供重熔用。
  •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51 金属材料电阻系数测量方法
    GB/T5121(所有部分)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YS/T464 阴极铜直读光谱分析方法
相关标准
  • 代替标准:
    GB/T 467-1997
  • 引用标准:
    GB/T 351 GB/T 5121(所有部分) GB/T 8170 YS/T 464
  • 采用标准:
    EN 1978:1998 《铜及铜合金 阴极铜》 (等同采用 IDT)
相关部门
  • 归口单位: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 主管部门: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 起草单位: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人员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