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 13000-2010 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Universal multiple-octet coded character set (UCS)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 13000-2010
  • 名称:
    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
  • 英文名称: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Universal multiple-octet coded character set (UCS)
  • 状态:
    现行
  • 类型:
    暂无
  • 性质:
    强制性
  • 发布日期:
    2011-01-10
  • 实施日期:
    2011-11-01
  • 废止日期:
    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描述信息
  • 前言:
    本标准规定了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本标准适用于世界上各种语言(文字)的书面形式以及附加符号的表示、传输、交换、处理、存储、输入及显现。

      本标准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多文种平面部分是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0/IEC l0646:2003《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英文版)。为便于读者理解,本标准在第1章增加了脚注,在附录s(资料性附录)的最后增加了“s.4对‘CJK汉字认同和排序规则’的补充说明”。
      本标准代替GB 13000.1-1993{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 第一部分:体系结构与基本多文种平面》。
      本次修订对1993年版的主要变动如下:
      a) 朝鲜文及其补充从基本多文种平面的3400~4DFF移至基本多文种平面的AC00~D7FF(原0区,即第一版的保留区),空出的代码位置分配给新增的CJK统一汉字扩充A;
      b) 增加收录多种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及其他文字、字符,如藏文、蒙古文、彝文等;
      c) 新增用于uTF-16的S区(代理区),代码位置是基本多文种平面的D800 DFFF(原O区,即第一版的保留区),并有专门的附录对其进行说明;
      d) 增加了辅助平面,包括00组01平面(文字和符号辅助多文种平面)、00组o2平面(辅助表意文字平面,用于CJK统一汉字扩充8和CJK兼容汉字补充)和00组0E平面(辅助特殊用途平面)。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是规范性附录,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附录N、附录P、附录Q、附录R、附录S、附录T和附录U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轴材、陈壮、王晓明、吴健、尹江红、何正安。
      本标准于1993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 适用范围:
    标准规定了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本标准适用于世界上各种语言(文字)的书面形式以及附加符号的表示、传输、交换、处理、存储、输入及显现。
  • 引用标准:
    暂无
相关标准
暂无
相关部门
  •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起草单位: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 归口单位: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相关人员
  • 起草人:
    张轴材 陈壮 王晓明 吴健 尹江红 何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