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27911-2011 银行业 安全和其他金融服务 金融系统的安全框架

Banking - Security and other financial services - Framework for security in financial systems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27911-2011
  • 名称:
    银行业 安全和其他金融服务 金融系统的安全框架
  • 英文名称:
    Banking - Security and other financial services - Framework for security in financial systems
  • 状态:
    废止
  • 类型:
    国家标准
  • 性质:
    推荐性
  • 发布日期:
    2011-12-30
  • 实施日期:
    2012-02-01
  • 废止日期:
    2017-12-15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描述信息
  •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TR17944:2002《银行业 安全和其他金融服务 金融系统的安全框架》。
    考虑到我国国情,并考虑了2002年以来国际上发布了一些新的与金融相关的信息安全类标准,在采用ISO/TR17944:2002时做了以下修改:
    ———2.2条的表1中,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加入了近年来新发布的一些国际标准;
    ———2.3条的表2中,在“报文鉴别”中加入了ISO/IEC19772:2009;
    ———2.6条的表5中,在“灾难恢复”中加入了ISO/IEC24762:2008;
    ———2.7条的表6中,在“评估标准”中加入了ISO/IEC18045:2008、ISO/IECTR19791:2006、ISO/IEC21827:2008;
    ———2.9条的表8中,在“证书管理”中加入ISO21188;
    ———2.9条的表8中,在“安全管理”中加入ISO/IECTR18044、ISO/IEC27001、ISO/IEC27002、ISO/IEC18043:2006、ISO/IEC27000:2009、ISO/IEC27005:2008、ISO/IEC27006:2007、ISO/IEC27011:2008;
    ———2.10条的表9中,在“一般的”中加入了ISO/IEC18031:2005、ISO/IEC18032:2005、ISO/IEC18033-1:2005、ISO/IEC18033-2:2006、ISO/IEC18033-3:2005、ISO/IEC18033-4:2005、ISO/IEC19790:2006;
    ———2.10条的表9中,在“对称的”中加入了ISO19038;
    ———第3章表10中删除生物识别、灾难恢复两行,因为在正文中加入了这两个领域的ISO 标准,另外加入三行:“隐私和机密性”、“商业实体身份标识符”、“令牌”;
    ———各表格中,被引用的有年代号的标准,如有更新版本,用最新年代号标准替换;
    ———各表格中,删除已废止的国际标准。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删除ISO 前言和引言;
    ———对于已经发布的标准,删除原文中的表注“即将发布”。
    本标准由中国人民银行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0)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联金卡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平娃、陆书春、李曙光、杨倩、田洁、刘运、赵志兰、邵冠军、李延、杨宝辉、贾静、李孟琰、刘志刚、仲志晖、贾树辉、景芸、张艳、马小琼。
  • 适用范围:
    本标准提供了金融业所必要的安全方面的标准框架。
    本标准汇总了金融行业已出现的一些关键安全问题,以及针对每一个问题的相关现有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金融机构在实施安全策略时的标准参考。
  • 引用标准:
    暂无
相关标准
  • 采用标准:
    ISO/TR 17944:2002 银行业 安全和其他金融服务 金融系统的安全框架 (修改采用 MOD)
相关部门
  • 归口单位:
    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0)
  • 主管部门:
    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0)
  • 提出部门:
    中国人民银行
  • 起草单位:
    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