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YS/T 807.6-2012 铝中间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硼含量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of aluminum hardeners—Part 6:Determination of boron content—The ion selective electrode method基本信息
- 标准号:YS/T 807.6-2012
- 名称:铝中间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硼含量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 英文名称: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of aluminum hardeners—Part 6:Determination of boron content—The ion selective electrode method
- 状态:现行
- 类型:行业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12-11-07
- 实施日期:2013-03-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 】
描述信息
- 前言:YS/T807—2012《铝中间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分为14个部分:
———第1部分:铁含量的测定 重铬酸钾滴定法;
———第2部分:锰含量的测定 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镍含量的测定 EDTA 滴定法;
———第4部分:铬含量的测定 过硫酸铵氧化-硫酸亚铁铵滴定法;
———第5部分:锆含量的测定 EDTA 滴定法;
———第6部分:硼含量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第7部分:铍含量的测定 依莱铬氰兰R分光光度法;
———第8部分:锑含量的测定 碘化钾分光光度法;
———第9部分:铋含量的测定 碘化钾分光光度法;
———第10部分:钾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1部分:钠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2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硫代硫酸钠滴定法;
———第13部分:钒含量的测定 硫酸亚铁铵滴定法;
———第14部分:锶含量的测定 EDTA 滴定法。
本部分为YS/T807的第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
本 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有限公司、抚顺铝业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吴豫强、李跃平、张洁、邓素萍、原建昌、箭颖、洪家吉、汤振明。 - 适用范围:YS/T 807的本部分规定了铝中间合金中硼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铝中间合金中硼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5.00%~10.00%。 - 引用标准:暂无
相关标准
暂无
相关部门
- 起草单位: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等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YS/T 1339-2019 掺杂型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化学分析方法 铝、镁、钛、锶、锆、镧、钇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YS/T 805-2012 铝及铝合金中稀土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方法测定稀土含量
- YS/T 1264-2018 钛合金热稳定性能试验方法
- YS/T 1081-2015 硝酸铯
- GB/T 5195.1-2006 萤石 氟化钙含量的测定
- YS/T 273.5-2006 冰晶石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5部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钠含量
- GB/T 20975.28-2019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8部分:钴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 YS 783-2012 红外锗单晶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GB/T 2053-1989 锌白铜板
- YS/T 584-2018 电极材料用铬、锆铜棒材
- YS/T 617.4-2007 铝、镁及其合金粉理化性能测定方法 第4部分: 镁粉中盐酸不溶物量的测定 重量法
- YS/T 260-2016 铜铍中间合金锭
- YS/T 3012-2012 黄金矿水害防治水化学分析技术规范
- GB/T 4374.8-1984 镁粉和铝镁合金粉化学分析方法 气体容量法测定活性镁及活性铝镁量
- YS/T 409-1998 有色金属产品分析用标准样品技术规范
- YS/T 989-2014 锗粒
- YS/T 63.9-2012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9部分:真密度的测定 氦比重计法
- YS/T 1489.4-2021 钴铬钨系合金粉末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镍含量的测定 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 GB/T 2048-1989 锡青铜板
- YS/T 990.11-2014 冰铜化学分析方法 第11部分:镍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