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20167-2012 稀土抛光粉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抛蚀量和划痕的测定 重量法
Physical test method of rare earth polishing powder - Determination of burnishing mass and scratch - Gravimetry基本信息
- 标准号:GB/T 20167-2012
- 名称:稀土抛光粉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抛蚀量和划痕的测定 重量法
- 英文名称:Physical test method of rare earth polishing powder - Determination of burnishing mass and scratch - Gravimetry
- 状态:现行
- 类型:国家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12-11-05
- 实施日期:2013-05-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 】、【 】
- 行标分类:暂无
描述信息
- 前言:本标准是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的。
本标准代替GB/T20167—2006《稀土抛光粉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抛蚀量的测定 重量法》。
本标准与GB/T20167—200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缩小了抛蚀量的测定范围;
———增加了划痕的测定,以划伤率来衡量,增加了“划伤率”术语及计算公式;
———变更了研磨设备,由原来的横摆平面抛光机改为双面研磨机。
本标准由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9)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包头天骄清美稀土抛光粉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包头稀土研究院、甘肃稀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兵、刘致文、崔凌霄、许义勤、郭建霞、马相琴、王清香、郝茜。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20167—2006。 -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双面研磨机测定稀土抛光粉的抛蚀量和划痕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铈基稀土为主的稀土抛光粉抛蚀量和划伤率的测定。测定范围分别为:抛蚀量0.05 mg/(cm2·min) ~ 0.25 mg/(cm2·min)、划伤率0%~100%。 - 引用标准:暂无
相关标准
- 代替标准:GB/T 20167-2006
相关部门
- 归口单位: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9)
-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起草单位:包头天骄清美稀土抛光粉有限公司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GB/T 4154-2006 氧化镧
- GB/T18115.4-2000 稀土氧化物化学分析方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氧化钕中氧化镧、氧化铈、氧化镨、氧化钐、氧化铕、氧化钆、氧化铽、氧化镝、氧化钬、氧化铒、氧化铥、氧化镱、氧化镥和氧化钇量
- YS/T 509.1-2008 锂辉石、锂云母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氧化锂、氧化钠、氧化钾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 GB/T 16478.4-1996 硝酸钍化学分析方法 磷量的测定
- GB/T 15072.7-2008 贵金属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金合金中铬和铁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YS/T 1342.1-2019 二次电池废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镍含量的测定 丁二酮肟重量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 GB/T 13747.1-1992 锆及锆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锡量测定
- YS/T 1476-2021 锆英砂化学分析方法 ?钡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XB/T 206-2007 镨钕氧化物
- YS/T 605-2006 介质浆料
- GB/T 29656-2013 镨钕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 YS/T 227.10-2010 碲化学分析方法 第10部分:砷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 XB/T 201-1995 氧化钬
- YS/T 1263.1-2018 镍钴铝酸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镍量的测定 丁二酮肟重量法
- GB 11064.15-1989 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化学分析方法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量
- GB/T 23515-2009 保险管用银铜合金丝
- YS/T 1467.5-2021 铪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镉量的测定
- GB/T 4324.20-1984 钨化学分析方法 钽试剂光度法测定钒量
- YS/T 569.3-2006 铊中汞量的测定(双硫腙四氯化碳萃取吸光光度法)
- XB/T 610.3-2007 钐钴1:5型永磁合金粉化学分析方法 氧量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