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17674-2012 原油中氮含量的测定 舟进样化学发光法

Determination of nitrogen in crude oil by boat-inlet chemiluminescence
基本信息
分类信息
描述信息
  •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7674—1999《原油及其产品中氮含量的测定 化学发光法》,与GB/T17674—199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标准名称更改为“原油中氮含量的测定 舟进样化学发光法”;
    ———增加了“警告”的内容;
    ———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2538,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1884、SH/T0604 和SY/T5317(见第2章,1999年版的第2章);
    ———修改并增加了对燃烧管、加热炉的描述(见4.3、4.5,1999年版的第5章);
    ———修改并增加了对氧化催化剂的描述(见5.2,1999年版的第5章);
    ———增加了对原油样品预处理的要求(见6.2);
    ———增加了注(见8.1、8.2、8.2.1、9.1);
    ———重新规定了精密度指标(见第11章,1999年版的第9章);
    ———将“质量保证”一章修改为“质量保证和控制”,并增加其内容(见第12章,1999年版的7.4)。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ASTM D5762—2010《化学发光法检测石油和石油产品中氮含量(舟进样)的标准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ASTM D5762—2010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将标准名称更改为“原油中氮含量的测定舟进样化学发光法”。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 用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GB/T4756代替了ASTM D4057(见6.1);
    ●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SY/T5317代替了ASTM D4177(见6.1);
    ● 增加引用了GB/T1884(见第10章);
    ● 增加引用了SH/T0604(见第10章)。
    ———增加了5.6注1中也可使用8-羟基喹啉配制标准储备液的内容,以增加可操作性,便于标准的执行。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5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守国、何沛、程型国、杨帆、呼爱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7674—1999。
  •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舟进样化学发光法测定原油中氮含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氮含量为40 μg/g~10 000 μg/g的原油及其产品。对于氮含量小于100 μg/g的轻质烃类,可采用SH/T 0657进行测定。
  •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84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GB/T1884—2000,eqvISO3675:1998)
    GB/T4756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GB/T4756—1998,eqvISO3170:1988)
    SH/T0604 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U 形振动管法)(SH/T0604—2000,eqvISO12185:1996)
    SY/T5317 石油液体管线自动取样法(SY/T5317—2006,ISO3171:1988,IDT)
相关标准
  • 代替标准:
    GB/T 17674-1999
  • 引用标准:
    GB/T 1884 GB/T 4756 SH/T 0604 SY/T 5317
  • 采用标准:
    ASTM D5762-2010 化学发光法检测石油和石油产品中氮含量(舟进样)的标准试验方法 (修改采用 MOD)
相关部门
  • 归口单位:
    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55)
  • 主管部门:
    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55)
  • 起草单位: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中国石油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
相关人员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