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 4824-2013 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 骚扰特性 限值和测量方法
Industrial, scientific and medical equipment—Radio-frequency disturbance characteristics-Limits and methods of measurement基本信息
- 标准号:GB 4824-2013
- 名称: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 骚扰特性 限值和测量方法
- 英文名称:Industrial, scientific and medical equipment—Radio-frequency disturbance characteristics-Limits and methods of measurement
- 状态:废止
- 类型:国家标准
- 性质:强制性
- 发布日期:2013-12-31
- 实施日期:2015-01-13
- 废止日期:2020-07-03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暂无
描述信息
- 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4824—2004《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电磁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本标准与GB4824—200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进一步明确了第1章的标准适用范围;
———修改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
———“第3章术语和定义”中增加工业、科学和医疗(工科医)(射频能量)应用、阻性焊接及辅助过程设备、低电压、小型设备4个定义;
———“第6章电磁骚扰限值”主要变化归纳为:A 类大功率设备的限值修改(1组功率分界线~20kVA,2组功率分界线75kVA),A 类设备增加3m 法限值,但只适用于小型设备;
———“7.5受试设备的布置”中增加:“对于3m 测试距离,EUT 电缆的辐射评估应限制在测试区域(1.2m 直径,1.5m 离地高度)范围内的内部连接电缆及电源电缆部分。不在测试区域范围内的外围设备应与试验环境隔离,或采取去耦的措施。”
———“7.6受试设备的负载条件”中对于“工业设备、微波炊具、单区或多区感应炊具、电焊设备”进行了修改;
———新增“7.7试验场地测量结果的记录”;
———新增“12.5测量不确定度”;
———修改了“附录A 设备分组的举例”;
———新增“附录E CISPR对保护特定区域特定无线电业务的建议”。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CISPR11:2010《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 射频骚扰特性 限值和测量方法》,只做了如下修改: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2010)(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16号)》的规定对附录G:敏感的无线电业务频段分配中的对应频段进行修改,使其更符合我国国情使用。
与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4365—2003 电工术语电磁兼容[IEC60050(161),IDT]
———GB/T6113.101—2008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1-1 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 测量设备(IEC/CISPR16-1-1:2006,IDT)
———GB/T6113.104—2008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1-4 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 辅助设备辐射骚扰(IEC/CISPR16-1-4:2005,IDT)
———GB/T6113.203—2008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2-3 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 辐射骚扰测量(IEC/CISPR16-2-3:2003,IDT)
———YY0505—2005医用电气设备 第1-2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并列标准:电磁兼容 要求和试验(IEC60601-1-2:2001,IDT)
———GB9706.4—2009 医用电气设备 第2-2部分:高频手术设备安全专用要求(IEC60601-2-2:2006,IDT)
本标准由全国无线电干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9)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三基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北京通用电气华伦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气自动化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遵义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琼瑜、张君、孟志平、任杰、卢炎汉、钱枫、寿建霞、黄文广、刘媛、郑军奇、陆建萍、张宗琴。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4824—1984、GB4824—1996、GB4824—2001、GB4824—2004。 -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9 kHz~400 GHz频段内工业、科学和医疗射频设备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频率在0 Hz~400 GHz范围内的工业、科学和医疗电气设备(以下简称工科医设备)以及设计用于产生和/或使用局部射频能量的家用及类似器具。
本标准覆盖9 kHz~400 GHz频段内射频骚扰的发射要求。但只需按第6章中规定限值的频段进行测量。
对于在国际电信联盟(ITU)中定义的工科医射频应用(见定义3.1),本标准覆盖9 kHz~18 GHz频段内的射频骚扰发射要求。
本标准亦适用于国际电信联盟(ITU)无线电规则定义的工科医频段内的工科医射频照明器具和紫外线照射设备。
本标准不适用于在其他CISPR产品类或其他产品发射标准中已经覆盖的设备。 - 引用标准:暂无
相关标准
- 代替标准:GB 4824-2004
- 引用标准:GB/T 4365 GB/T 10066.6-2008 GB 15579.10-2008 GB/T 6113.102-2008 GB/T 6113.402-2006 IEC/CISPR 16-1-1:2006+A1:2006+A2:2007 IEC/CISPR 16-1-4:2007+A1:2007+A2:2008 IEC/CISPR 16-2-3:2006 IEC 60601-1-2:2007 IEC 60601-2-2:2009 IEC 62135-2:2007 国际电信联盟ITU无线电规则(2008)
- 采用标准:IEC/CISPR 11:2010 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 射频骚扰特性 限值和测量方法 (等同采用 IDT)
相关部门
- 归口单位:全国无线电干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79)
- 主管部门:全国无线电干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79)
- 起草单位: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 GB 17625.1-1998 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 (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 GB/Z 37150-2018 电磁兼容可靠性风险评估导则
- GB/T 15709-1995 交流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无线电辐射干扰测量方法
- GB/T 17626.9-2011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 YD/T 1644.1-2007 手持和身体佩戴使用的无线通信设备对人体的电磁照射——人体模型、仪器和规程 第1部分:靠近耳边使用的手持式无线通信设备的SAR评估规程(频率范围300MHz-3GHz)
- GB 9254-1998e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 GB/T 37543-2019 直流输电线路和换流站的合成场强与离子流密度的测量方法
- GB/T 17626.3-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 GB/T 6113.201-2008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2-1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 传导骚扰测量
- YD/T 838.1-2016 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 第1部分:总则
- GB/T 17626.8-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 YD/T 3552-2019 确定人体内空间平均峰值比吸收率(SAR) 无线通信设备(30MHz~6GHz) 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计算SAR的特殊要求
- GB/T 17626.6-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 GB 15734-1995e 电子调光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
- GB 9254-199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 GB/Z 18509-2001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标准起草导则
- GB/T 14856-1993 海岸电台高频无线电话频道干扰的计算方法
- GB/T 22148.2-2014 电磁发射的试验方法 第2部分:放电灯(荧光灯除外)用电子控制装置
- GB/Z 6113.205-2013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2-5部分:大型设备骚扰发射现场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