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13389-2014 掺硼掺磷掺砷硅单晶电阻率与掺杂剂浓度换算规程

Practice for conversion between resistivity and dopant density for boron-doped, phosphorus-doped, and arsenic-doped silicon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3389-2014
  • 名称:
    掺硼掺磷掺砷硅单晶电阻率与掺杂剂浓度换算规程
  • 英文名称:
    Practice for conversion between resistivity and dopant density for boron-doped, phosphorus-doped, and arsenic-doped silicon
  • 状态:
    现行
  • 类型:
    国家标准
  • 性质:
    推荐性
  • 发布日期:
    2014-12-31
  • 实施日期:
    2015-09-01
  • 废止日期:
    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描述信息
  • 前言: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GB/T13389—1992《掺硼掺磷硅单晶电阻率与掺杂剂 浓 度 换 算 规 程》,参 照 SEMIMF723-0307《掺硼掺磷掺砷硅单晶电阻率与掺杂剂浓度换算规程》对 GB/T13389—1992进行修订。
    本标准与 GB/T13389—1992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
    ———增加了公式(5)、(6)、(7),即砷的掺杂剂浓度换算电阻率、掺硼硅单晶电阻率换算空穴浓度和掺磷硅单晶电阻率换算电子浓度的公式以及相应的适用范围;
    ———由于所有公式都是经验公式或是试验结果,因此本标准中给出了公式的试验依据以便于使用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些换算规程;
    ———增加干扰因素(见第6章);
    ———增加了附录和参考文献。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3)和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材料分会(SAC/TC203/SC2)共同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有研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浙江省硅材料质量检验中心、杭州海纳半导体有限公司、浙江金瑞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燕、梁洪、高英、楼春兰、张静、王飞尧、曹孜、何良恩、张海英、张群社。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3389—1992。
  •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掺硼、掺磷、掺砷硅单晶电阻率与掺杂剂浓度之间的换算关系,该换算关系也适用于掺锑硅单晶,还可扩展至硅中激活能与硼、磷相似的其他掺杂剂。
  •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50 非本征半导体材料导电类型测试方法
    GB/T1551 硅单晶电阻率测定方法
    GB/T4326 非本征半导体单晶霍尔迁移率和霍尔系数测量方法
    GB/T14264 半导体材料术语
相关标准
  • 代替标准:
    GB/T 13389-1992
  • 引用标准:
    GB/T 1550 GB/T 1551 GB/T 4326 GB/T 14264
相关部门
  • 归口单位:
    2) 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3) 203/SC 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材料分会(SAC/TC
  • 起草单位: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浙江金瑞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硅材料质量检验中心 杭州海纳半导体有限公司 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有研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相关人员
暂无